搜尋此網誌

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第一節 生命的定義

生命是一種非常精妙的宇宙現象,它是宇宙發展不同階段的特殊產物。我們通常稱具有感知能力,或者能夠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存在為生命,但這樣的描述顯然無法涵蓋生命的內涵。隨著對宇宙真相的不斷瞭解,我們對生命的理解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這個宇宙中,生命蘊含著極其廣泛的意義和無窮的奧秘。任何生命的出現都是基於宇宙自身的需求。這種需求凝聚了一部分宇宙空間可利用的條件,並且被賦予了不同的訊息,從而使得這個凝聚體具備了相應的能力,能夠去完成相應的任務。我們把這種具備一定能力並且凝聚了一定宇宙條件和訊息的結合體稱為生命。

然而,生命的存在又是宇宙特定時期內的決策。宇宙作出這樣的決策,就是為了讓生命來承擔一部分職責,來解決宇宙中的實際問題。所以生命的出現一開始就伴隨著責任與使命,但同時又被設定了不同的許可權。不同的生命物種在各自的許可權範圍內發揮著相應的作用,解決著自身所面對的問題。顯然,這裡的生命不僅僅是指生命所擁有的形體或載體,而更主要的是指作用於外在環境的那股生命能量及其訊息。我們可以靠這個外在的形體或載體來歷練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品味,但我們不可以被它所障礙或蒙蔽。

當一個生命成為了完整的自然存在,它就自然而然地與宇宙其它事物建立了關係。這就是創造者為生命設定的一種模式。我們不要認為生命的存在是獨立的個體,這種想法有悖於生命被創造的初衷。因為生命體中各個系統的運作與內外的不同呈現,都會對自身之外的能量場與訊息場產生作用並使之變化。這些變化會影響到宇宙中的其它事物,而這種作用力的大小與實際效果,就代表了生命個體的實際能力。這才是一個生命真正的宇宙形態。

生命存在於宇宙已經有漫長的歷史,而生命涵蓋的範圍也非常廣泛。根據生命前輩的教導,就目前所知,宇宙中存在七種形態的生命。其中能量形態的生命創造了意識形態的生命和物質形態的生命。我們所在生命空間的生命就屬於物質形態的生命。至於其它四種形態的生命,我們根本無法用地球上的文字和語言作出描述。

事實上,對於物質形態生命之外的其它形態生命,我們目前還無法有所探知,但它們確實存在於宇宙中,並且主導著宇宙發展的進程。比如能量形態的生命,它們的智慧與能力遠遠超出了物質形態的生命。這裡之所以稱它們為生命,是為了表述上的方便。其實更確切地講,應該稱它們為宇宙高級存在,以示同生命空間物質形態的生命有所區別。

生命空間遵循著訊息轉化成能量、能量轉化成物質、物質聚合成物體這一規律,所以憑藉我們目前的層次級別和能力,我們只能對生命空間物質形態的生命有所描述。

#
1、按照成長方式可以把生命分為動態生命和靜態生命。其實動態生命和靜態生命,大體上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動物和植物。

所謂動物,就是宇宙中可以獨自移動的物種。正因為動物是宇宙高級存在用流動性的生命能量加上一定的設置創造而成的,所以它們才會有這樣的特性。也是因為創造動物的生命能量其層次級別與種類大不相同,所以宇宙中才會出現形形色色、不同層次級別、不同類別的動態類生命。

所謂植物,就是宇宙中固定生長的物種。它們不能移動,是因為創造者在創造它們的時候,採用的是靜態類生命能量。也是因為生命裡不具備那樣的特性、不具備那樣的能力,所以植物就無法像動物一樣自行移動。但是植物在宇宙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們不但可以供給動物需要的養分,還能散發安靜的訊息,從而起到平衡宇宙能量場的作用。

#
2、按照呈現形式可以把生命分為陽性生命和陰性生命。在這個宇宙中,生命呈現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生命呈現表達了宇宙不同的需求。在宇宙各個領域,宇宙需要生命以怎樣的形式呈現,生命就會按照宇宙所需去展現自己的生命形態。因為這樣的展現更有利於履行自身的職責與使命。

所謂陽性生命就是呈現陽性物質形態的生命。陽性生命的載體是創造者按照某個實體星球的生存條件而量身定做的,它們只適合生存於那樣的星球。比如我們地球上陽性的動植物就適合生存在地球上。其實陽性生命在陽性世界發揮的最大作用就是散發訊息、繁衍生命,同時也歷練自己的基礎能力。陽性生命的載體壽命都非常有限。

所謂陰性生命就是呈現陰性物質形態的生命。它們的生存範圍比較廣泛,既可以生存在實體星球上,也可以生存在非實體星球上,而且層次級別越高的陰性生命,在宇宙中的生存範圍越廣泛。事實上陰性生命的載體要比陽性生命的載體高級很多,也可以說陰性生命的載體在宇宙中有更強的適應性。

陰性生命在宇宙中有很長的壽命,只要跟得上宇宙能量場提升步伐的,都可以長久地生存在宇宙中以體現自身價值。也因此宇宙中陰性生命的數量要遠遠多於陽性生命。

以地球人類為例,我們陽人無法看到陰人的存在,也無法聽到他們發出的聲音;但是陰人卻可以看到陽人,也可以聽到陽人說話。針對不同形式的生命,創造者都會有不同的設置。而不同形式生命之間無法直接溝通,是因為載體形式、特性不同,也是因為宇宙科技還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

如今地球陽性世界的一些科學儀器,已經有能力拍攝到一些陰性生命活動的圖片和視頻;網路上也經常有靈異事件的報導,只不過地球陽人不瞭解真相,沒有引起太多關注罷了。宇宙之大,什麼樣的生命形式都會有所展現,我們不能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看到的事物就不存在。否則只能證明我們自身的狹隘,或者對宇宙真相知之甚少。

在這個宇宙中,無論是陰性生命還是陽性生命都會有陰陽屬性之分,比如人類分男女、動植物分雌雄等。這是由創造者在創造生命過程中注入的訊息決定的。也就是說,人類男女性別的形成也是創造者事先的設置。創造者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我們的性別。除非有人在後天的歷練中讓自己的性別特徵偏向於另一方,這樣創造者才會在我們再次投胎轉世時作出重新設置。否則貿然改變生命的陰陽屬性,只會造成生命訊息的混亂。如今地球上有很多人的生命訊息都處於混亂狀態,或者說有很多人的性別屬性都出現了異變。這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男人沒有了陽剛之氣,女人缺乏些陰柔之美的現象。這也是地球負能量場產生的作用。

#
3、按照品性可以把生命分為正義生命和邪惡生命。宇宙中一開始被創造的生命都具有正直善良的特性。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的發展逐漸擴大到了宇宙的低維空間。這些空間的部分生命,由於存在自以為是的毛病,它們就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也由於這樣的生命過於狹隘,主觀意識過強,從而導致墮落並最終演變成邪惡生命。

這些邪惡生命通過自身的努力也在宇宙中創建了自己的世界,而後又憑藉自身的能力創造了很多邪惡物種。至此,宇宙低維空間出現了邪惡世界。

正義生命正直、善良,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它們屬於愛的物種,它們為宇宙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利益。因為愛的物種散發的正向訊息使得宇宙的能量場越來越高頻,從而推動了宇宙的發展。而邪惡物種自私自利,有控制他人、奴役他人的欲望,它們散發的負面訊息產生破壞宇宙的作用。

以上是對生命的幾種分類方法,當然分類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按照能力的不同還可以把生命分為具有感知能力、意識能力或者思維能力的生命等等,在此不一一列舉。

其實不斷進步是生命的一項重要規律。我們可以把生命任何一種有方向性的自主進程稱為生命力。在這個宇宙中,生命的形式與種類繁多,但只要是跟得上宇宙能量場提升步伐的,這些生命都無不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事實上,也正是這種生命力的呈現,才體現出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且宇宙高層沒有為生命空間的發展作出限制,這就使得生命上升的高度不可限量。也就是說,生命完全有能力憑藉自身的努力,進而進化到更高的領域去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是生命本身的魅力所在。

但是如果生命不遵從發展規律,不能夠使自身永遠走在前進的道路上,那也會使自身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我們可以理解為生命的不思進取與固步自封是不符合宇宙規律的生存方式。如今這種低迷的生存狀態普遍存在於低維空間中,從而使得低維空間的基礎宇宙成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這樣的狀況也導致了負面效應與作用的產生,從而給整體生命空間帶來了隱患。其實這是宇宙留給生命空間的一項考驗。可以說,一切不符合進化規律的生命都會被宇宙收回其自身的自由意識,並且讓其重新步入能量疏導狀態。這樣的境地對於一個高智慧生命來說是一種恥辱,也是一種悲哀 ! 所以,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呈現在這個宇宙中,應該如何使自身符合宇宙進化的規律,這是每一個生命必須思考的問題。

毋庸置疑,生命是宇宙中最不穩定的一種因素,而生命的一項使命就是調整這些不穩定因素。至於更高級別的存在有著怎樣的展現,我們不得而知。但就目前階段來講,生命的展現方式就是以一個具有無限種可能的形態出現在這個宇宙中,並且利用現有的條件去探索、歸納、向上提供更全面與精確的資料,從而為宇宙高層次的發展作出鋪墊。這是對生命更深一步的詮釋。

如今我們對生命的理解還處在非常低矮的層面,因而我們沒有能力把生命的全景完全描繪出來;也因為我們無法做到站在生命以上的高度去總攬生命的全域,因而也不會對生命有全面的概括與剖析。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按照已知的軌跡與步驟讓自己不斷前行,不斷往更高的領域探索。相信隨著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們終將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也只有整體生存空間提升到了一定高度,生命才會有更多的知識儲備,才會有更高級別的知識授權。所以不斷提升與進步是我們所有生命共同的責任與使命。相信終有一天,生命的全景會全然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從而讓我們對生命的理解達到空前的高度,並且共同去讚歎生命的偉大!

【註釋】

① 生命的出現一開始就伴隨著責任與使命

創造者為了讓生命更好地履行責任與使命,就會為不同層次級別的生命設置不同層次級別的品質和性能。比如創造蚯蚓這個物種,就是為了讓這個物種來擔當鬆土的責任與使命;創造蜣螂(俗名屎殼郎)這個物種,就是為了讓這個物種來擔當清理動物糞便的責任與使命。當然,地球上也有邪惡創造者創造的物種,它們也擔當著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比如蒼蠅、蚊子,它們擔當的就是傳播疾病、干擾正義生命正常工作與生活的責任與使命。↩︎